close

第四節

 

教宗的首席權

Il primato del Papa

 

         主教是宗徒的繼承人,羅馬的主教是伯多祿宗徒的繼承人。世界主教團繼承宗徒團,宗徒團以伯多祿宗徒為首,所以世界主教團以繼承伯多祿宗徒的羅馬教宗為元首。每位主教所領受的主教職權有雙重性質,既是個人質的(carattere personale),也是集體性質的(carattere collegiale)。說個人性質,因為他們每個人都是耶穌基督親自召選的,他們在託付給他們牧放的羊群面前都是耶穌基督的代表,都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也都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說集體性質,因為全世界所有的主教都在羅馬教宗身邊一起形成一個世界主教團。

 

         路加福音記載一段很重要的話,是耶穌受難前在最後晚餐中對他的十二位宗徒、尤其是對伯多祿宗徒說的,他說:“西滿,西滿,看,撒旦求得了許可,要篩你們像篩麥子一樣。但是我已經為你祈求了,為叫你的信德不致於喪失,待你回頭以後,要堅固你的弟兄”(路22,31-32)。從這段福音,足見伯多祿宗徒個別承受了一項重大的任務,他必須按照主耶穌的吩咐,堅固其他宗徒的信德和種種牧靈的使命。

 

         伯多祿宗徒的特殊使命建立在他作為基督所創立的教會的磐石的身份上。瑪竇福音另有一段最重要的話,是耶穌在斐理伯的凱撒勒雅境內,當著全體宗徒面前對伯多祿說的,當時耶穌向伯多祿宗徒說:“你是磐石,在這磐石上我要建立我的教會,陰間的門決不能戰勝它”(瑪16,18)。伯多祿宗徒原名叫西滿,伯多祿是那個時候耶穌給他取得新名字,就是“磐石”的意思。其實,按照若望福音的記載,耶穌早在召選十二位宗徒的時候,第一次看到西滿,就給他說:“若望的兒子西滿,你要叫刻法(Kephas)”。刻法是阿辣美語,就是希臘文“磐石”的意思,希臘文的磐石就叫做伯多祿(Petros)。從這裡可見耶穌在凱撒勒雅給西滿宗徒取伯多祿這個名字,用意是再次強調和肯定西滿宗徒在其他十一位宗徒之間所要承擔的特殊身份和職務使命。

 

         在耶穌給西滿取新的名字“伯多祿”的同時,又加給他兩個權柄,一個是掌握天國鑰匙的權柄,另一個是為了天國而在地上握有束縛或釋放人的權柄。耶穌復活以後,更使伯多祿宗徒成為死而復活的他的首席見證人,聖保祿宗徒在格林多前書裡面說“耶穌顯現給刻法,以後顯現給那十二位”(格前15,5);若望福音也記載耶穌復活後,在提庇黎雅海邊顯現給門徒們的時候,對伯多祿宗徒說:“你餵養我的羔羊你牧放我的羊群”(若21,15-16)。

 

         根據宗徒大事錄的記載,在初期耶路撒冷教會團體的生活中,伯多祿宗徒總是以第一個角色出現在各種場合中:比方說五旬節那天,天主聖神降臨在宗徒們身上,伯多祿宗徒便和其他十一位宗徒站出來,以宗徒團的名義當眾為耶穌基督作證(宗2,14-36);又有一次,一對夫妻賣一塊田地,卻在伯多祿宗徒面前報假帳,被他揭穿,結果當場死去(宗5,1-11);宗徒們領受了聖神之後,到處行奇跡,有很多人都聚集在耶路撒冷聖殿的撒羅滿廊下,希望伯多祿宗徒走過的時候,至少他的影子能夠遮蓋在一些人身上,這些人的病就會痊癒(宗5,14-16);初期教會逐漸傳揚開來之後,皈依基督奉教的人增加得很快,其中有很多不是猶太教徒,他們到底需不需要按照猶太人的法律接受割損呢?這是當時一個很受爭論的問題,伯多祿於是召開耶路撒冷宗徒會議,大概也可以稱為第一屆大公會議,由伯多祿宗徒主持,討論並解決了基督信徒需不需要接受割損的問題(宗15,7-17)。其他有關伯多祿宗徒在宗徒團之間帶頭做事的實例還有很多,諸如接受非猶太教徒信奉耶穌基督等等,不勝枚舉。

 

         第一世紀末年教會第三任伯多祿宗徒的繼承人,聖克萊孟教宗給格林多人寫信說:“伯多祿和保祿是教會最偉大的、最正確的兩大石柱,他們和許多被召選的人在羅馬為基督灑鮮血,完成了為基督所作的見證”(聖克萊孟致格林多人書5,1-2;6-1)。為此,就如安提約基雅的聖依納爵告訴羅馬人說的:“羅馬教會主持(普世教會)的愛德工作”(致羅馬人書序言)。第二世紀偉大的教父,法國里昂的主教聖依勒乃說:“由於羅馬教會肩負著最崇高的宗徒權威,因此,各地教會,也就是任何地方的信友,都必須與羅馬教會取得一致”,好使藉著各地主教的繼承,讓“從宗徒開始傳遞下來的教會聖傳和真理的訓導流傳到我們身上”(聖依勒內著駁異端3,3,2.)。第七世紀拜占庭神學家、也是教父、精修聖人馬西莫(San Massimo)說:“自從天主聖言降生為人,降臨我們中間之後,分佈在各地的基督的教會都一致認為在羅馬的偉大教會乃是唯一的基礎,因為根據救主的許諾,陰間的門從來就沒有勝過它”(神學與辯論小冊)。

 

         羅馬的主教是伯多祿宗徒的見證的繼承者,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的《教會憲章》說:“羅馬教宗繼承伯多祿,他對主教們和信友群眾來說,都是一個永久性和有形可見的統一中心和基礎”(教會憲章23)。用比較普通的話說,羅馬教宗除了是羅馬的主教和伯多祿宗徒的繼承人之外,他也是世界主教團團結合一的化身,全球主教的團結一致在教宗身上體現出來。此外,羅馬教宗也是普世教會團結一致的標記,教宗的任務是不斷促進整個教會的合一。

 

         羅馬教宗由於位居世界主教團的首席地位,所以他對整個普世教會享有完全的、最高的、直接的權柄。教宗是現世旅途教會最高的導師,當他以這個身份地位確立教會當信的道理時,他擁有天主聖神賜給他不會錯誤的特殊恩典。世界主教團和整個教會確立真理的神恩都集中在教宗身上。教宗即使單獨個別地從事教誨,他也是以世界主教團內的弟兄們的名義在說話,同時也表達全體天主子民所活出的信德。當然,在這一切事情上,身為教宗的人總有天主聖神給予的特別協助。第四世紀教父兼聖師,米蘭的總主教聖盎博羅削說:“伯多祿在哪裡,教會就在那裡”(聖詠講解40,30),這真是至理名言

 

 

*感謝梵蒂岡電台江國雄爵士提供以上講稿分享。
**本文版權所有,歡迎轉載,但請註明出處,並勿任意更改內容。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信仰培育組 的頭像
    信仰培育組

    天主教台中教區信仰培育組

    信仰培育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