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修和的罪人的喜慶

 

La festa dei peccatori riconciliati

 

         耶穌帶來天國的時候除了以言語宣講之外,也以行動加以配合證明。耶穌的行以顯奇蹟最為特出,也最吸引一般群眾。但是耶穌並不是為行奇蹟而行奇蹟,他行奇蹟的目的在顯示天主對人的慈愛,尤其是對真心悔改的罪人的寬大為懷。他治癒病人或為附魔的人驅逐魔鬼的時候,經常給對方說“你的罪已經獲得赦免了”,這表示人間的不幸常是和罪惡、和魔鬼的作為有關,而耶穌降臨人間的目的就在解除邪魔加在人身上的罪惡桎梏,顯示天主對人的寬恕,使人獲得新生命,生活在與天主和與人的共融之中。

 

 

         舊約時代先知們的訓誨和以色列子民的祈禱經驗逐漸使選民的良知成熟,意識到罪惡的存在以及天主對人的無限仁慈。如今,耶穌來到,他在稅吏匝凱家裏明白地告訴在場的人說:“人子來,是為尋找及拯救迷失的人”(路19,10)。

 

 

         耶穌時代的人有很多是謹守舊約法律的好猶太教徒,他們不敢逾越法律條文雷池一步,也因此思想觀念很固執,不會靈活貫通。他們看到耶穌竟然也和稅吏、罪人一起吃喝,便竊竊私議,批評耶穌是“貪吃嗜酒的人,是稅吏和罪人的朋友”(瑪11,19)。其實,耶穌是仁慈的,但不是好好先生,不是隨便無所謂的人,他在治癒人的疾病或驅逐他身上的魔鬼之後,總囑咐他們悔過自新說:“去吧!從今以後,不要再犯罪了!”(若8,11);耶穌把天主的聖德作為人修德行善的標準,他在山上勸勉群眾說:“你們應當是成全的,如同你們的天父是成全的一樣”(瑪5,48)。

 

 

         猶太教那些虔誠的教友覺得耶穌與罪人一起吃喝是不應該的,但是耶穌和那些人在一起的目的,是為讓他們意識到他們自己雖然也犯錯,卻也是天主所愛的人, 因而恢復對天主的信心,學習如何愛人。路加福音記載一個很有意思的故事:有個名叫西滿的法利塞人請耶穌到他家裏作客吃飯。那時城中有個犯罪的婦女聽說耶穌在西滿家作客,就帶著一瓶香液靜悄悄地走近西滿的家,在耶穌背後哭泣來,眼淚滴濕耶穌的腳,便用自己的長髪擦幹,並熱切地親吻,然後又用帶來的香液抹耶穌的腳。西滿看在眼裏很不是滋味,他心想:如果耶穌是先知,必定知道摸他的是個怎樣的女人。耶穌知道西滿心裏在想什麼,便對他說:“西滿,我有一件事要向你說:一個債主有兩個債戶,一個欠五百塊錢,一個欠五十塊錢,兩人都無力償還,債主便開恩,免了他們兩人的債務。你說說看,這兩個人誰會更敬愛債主呢?”。西滿答說:‘我想是多得赦免的那個’。耶穌對西滿說:“你判斷得正對”(路7,36-43)。耶穌也和罪人在一起,意義就在這裏。

 

 

         天主愛世人,而且愛得我們都不敢想像,他先主動來愛我們,親自去尋找罪人,當罪人悔過自新的時候,天主就比誰、甚至比罪人本身都高興地歡慶一番。耶穌的作法和感受與天父完全一樣。耶穌與稅吏及罪人來往,法利塞人和經師看在眼裏很不以為是,耶穌便給他們講了個比喻說:“你們中間哪個人有一百隻羊,遺失了其中一隻,而不把這九十九隻留在曠野,去尋覓遺失的那一隻,直到找著呢?待找著了,就歡喜地把這隻羊放在自己肩膀上,回到家中便請鄰居朋友一起來同樂,因為那隻失落的羊又找到了”(路15,4-6)。

 

 

         耶穌和他的天父是如此地相同,如此地一致,以致他表明自己也有赦免罪過的權柄,可是耶穌對自己的肯定卻招來很多人的批評,他們甚至控告他褻瀆。有一次有人給耶穌抬來一個癱子,請他治癒,耶穌對癱子說:“孩子,你的罪赦了”。這話一出,立刻引起旁邊幾位經師的不滿,他們心想:耶穌怎麼能夠說褻瀆天主的話,因為除了天主外,有誰能夠赦免人的罪呢?耶穌看出經師們心中在嘀咕,便向他們說:“你們心中為什麼這樣忖度呢?什麼比較容易呢?是對癱子說:你的罪赦了;還是說:起來,拿你的床走?但為叫你們知道人子在地上有赦罪的權柄,遂對癱子說:我給你說:起來,拿你的床,回家去吧!”癱子立刻站起來,拿了床當眾走出去了(谷2,1-12)。

 

 

         耶穌的種種作為都在給世人揭示天主的仁慈。沒有一個人敢說自己是完美無缺的,所以人人都或多或少犯有罪惡過錯。天主只要看到人悔改皈依,便喜出望外。耶穌比喻天主像蕩子的父親,看到蕩子回頭,便擺宴席慶祝。耶穌不在乎一本正經的人的批評,自己經常應邀、甚至主動地和一般人所不齒的罪人一起吃飯。在猶太人的文化和宗教傳統中,擺宴席吃飯是友誼、喜慶與和好的象徵。天主和梅瑟所率領的以色列百姓訂立盟約時,就以宴席祭獻作結束;依撒意亞先知也說上主在山上為萬民擺設肥甘和美酒的盛宴,作為世界末日的喜慶(依25,6-8)。耶穌參與三教九流的各種大小宴席,目的在提供給人寬恕、友誼和喜樂。寬恕、友誼和喜樂就是天國的特徵,這個特徵是個徵兆,叫人看出天國已經來到。天國來到人間實在值得擺宴席,大為慶祝一番,慶祝天主和他的子民在耶穌基督身上訂立了一個新的盟約。

 

 

         天國像是一場邀請眾人都參與的婚宴喜慶。不過不是可以漫不經心、隨意地參加,而是受邀請的眾人,不論是窮人、罪人和外邦人,必須承認自己需要天主的救援,才能進入會場,享受豐盛的宴席(瑪811-12;22,1-14)。赴這樣的宴席是天主的恩寵和他的仁慈的凱旋,他因罪人悔改皈依而高興,他的高興遠比罪人因悔改重生而高興多得多。

 

 

2228字。江國雄)

*感謝梵蒂岡電台江國雄爵士提供以上講稿分享。
**本文版權所有,歡迎轉載,但請註明出處,並勿任意更改內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信仰培育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