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卷三)歸於你,全能的天主聖父第一篇在基督內的新人
第二十四章從罪惡到聖德
第四節
快速走向目標
我們常說“萬事起步難”,這是人生的經驗。在基督信仰的靈修道路上何嘗不是如此!不過,只要上了軌道,來路便會令人覺得逐漸趨于平坦,我們的脚步也會覺得比較輕快,走起來感到稱心如意。當然,這只是一般性質,不能一概而論,因爲我們知道有許多聖人不但在他們的信仰靈修道路上沒有越走越順暢,反而不斷遭遇困境,甚至幾乎陷入絕望的地步。這是天主對他特別揀選的器皿所作的考驗,因爲天主要他們肩負更重大的使命。孟子說: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曾益其所不能…….。別的不說,耶穌基督的一生就是很好的例子,他自己固然也是天主,但是他的天父也如此難爲他,爲了完成拯救人類的大業,甚至要他受難,走上加爾瓦略山,在那裏被釘死在十字架上。耶穌親自選的大器皿聖保祿宗徒也是一樣,他在神奇的遭遇中蒙基督召叫,爲了宣講基督的福音而跋山涉水,所經歷的儘是逆流和上坡路,直到在羅馬爲基督殉道為止。聖若望十字架和聖女大德肋撒也都在靈修的過程中歷經坎坷,受過非常的考驗。其它的例子不勝枚舉。
無論如何,修德成聖從來不是像喝凉水那麽容易,這條道路一直是上坡路,只不過當人像識途老馬一樣上了路,他便不再感到莫名的艱困,他曉得這是天主的慣常做法,曉得是天主的考驗,也知道天主决不會放棄努力向上追求他的人。于是,擺在他眼前的路會成爲可行的,他的辛苦會變成爲甘飴的。聖保祿宗徒告訴斐理伯的教友說:“這幷不是說我已經達到這個目標,或已經成爲成全的人;我只顧向前跑,看看是否我也能够奪得,因爲基督耶穌已奪得了我”(斐3,12)。聖保祿的話叫我們瞭解一件事,那就是我們每個人都受邀與天主所賜的恩典合作;我們在靈修生活上能有所進步,那全是天主的恩賜。當我們接納天主初步給的恩典後,會樂意進一步敞開自己的內心,接納隨之而來的其他更多更大的恩典。有了新的更多更大的恩典,那麽展現在我們面前的路走起來就容易多了。
聖多瑪斯·阿奎諾說:當我們越接近天主的時候,我們的步伐便越會加快(參閱神學大全II-II,q.24,a.4.)。這就是說,我們離天主越近,我們的心就會更趨向天主,于是我們的生活旨趣就會更傾向修德行善,樂此不疲,而且做起來更稱心如意,覺得自然不過。當然,這樣的心火和力量不是出自我們自己,而是由天主聖神來的。人單憑自己的力量都無法有效克服私欲偏情,何况修德行善?我們之所以還能反省,懺悔自己的不是,還能有向善的期望,這都有賴天主聖神的暗中支持。聖神始終廣施神恩,幫助那些接納他的恩寵的人尋求天主的旨意,履行天主的聖意。這就好比一支揚帆、乘風破浪的船,它主要是靠著風力,而不是靠水手兩臂划槳的力量航行的。我們就是這樣,越是仰賴天主,天主給的力量就越大;越有天主的力量幫助,我們也就走得更快,更遠。
就這樣,我們在修德行善的道路上與天主契合了。這樣的契合不在于個人內心情感上的感覺作用,而在于開放自己的心胸,熱愛天主所造的萬物;也在于在日常的生活觀念和態度上趨于簡單純樸。當然,度開放心胸、熱愛一切受造物、以及簡單純樸生活的方式也很多,歷代以來的聖人聖女都是在這方面登峰造極的人,他們修德行善,與天主契合的方式都不同,各有特色,他們都發揮了天主在他們出生時所賦給的特長,進而充分地配合了日後天主聖神不斷賜給的聖寵神恩,這才完成了他們與天主圓滿契合的極終理想。
就如上面說的,每位信友的天賦和一生中得到的恩寵都不一樣,有些人的天性和所得到的聖寵神恩比較趨向于行動方面,所以有人在教會、在家庭、在專業、在社會、在政治等方面盡其所能,從事相關的活動,孜孜不倦地藉著工作服務,把自己奉獻給天主;另有些人的天賦和所得到的神恩則比較傾向于認知性的,所以會有更多屬于靈性方面的經驗,他們與天主有著異于尋常的來往溝通,能够認識體會一般人認識體會不到的天主的旨意和天主的生活,而自己也時而處在神魂超拔、與天主神交秘談的境界中;他們有時陶醉在難以言喻的喜樂中,深深知道而且也體驗到天主的愛臨在他們身上,幾乎是在現世已經預先嘗受到未來天堂永恒的福樂。可是他們有時也嘗受來自天主或天主所允許的身心的巨大痛苦折磨中,讓自己或別人以爲天主已經遺弃他們了。教會歷史上有不少這樣的人,他們大都是聖人或真福,聖若望宗徒和聖保祿宗徒就是最典型的例子,聖若望十字架和聖女大德肋撒也是,當今意大利的聖庇護神父也是,他們通常也被尊稱爲神秘家。
無論是以行動光榮天主的人,或是以直觀和默觀與天主神交秘談的人,他們都有共同的特性,那就是他們知道好好地培育天主在他們領受聖洗的時候,播種在他們心靈中的聖德的種子,使之成長茁壯,開花結果。
(2016字。江國雄)
*感謝梵蒂岡電台江國雄爵士提供以上講稿分享。
**本文版權所有,歡迎轉載,但請註明出處,並勿任意更改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