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卷三)歸於你,全能的天主聖父
第一篇在基督內的新人
第二十二章基督信仰的自由與福音的法律
第七節在教會內跟隨耶穌
(Seguire Gesù nella chiesa)
天主在舊約時代,經由以色列子民的領袖梅瑟,向這個子民頒布了他們應當遵循的法律《十誡》。十誡是用負面的語氣寫的,都是禁止的形式,禁止他們不可以崇拜其他的神明,不可以指著天主的名發虛假的誓,不可以殺人,不可以奸淫,不可以偷盜,不可以作假見證等等的。這種禁令式的語氣很令一般的人覺得天主教的教義都是一些禁規,做個天主教徒什麽都動彈不得,叫人望之生却。其實,天主這樣下命令,想來大概是因爲以色列子民屢次背弃天主,忘記天主始終對他們保持忠信,所以天主改變語氣,以命令式的口吻警戒他們,讓他們好好地遵循得救的道路。
其實,天主頒布十誡是出于真正的愛心,所謂愛之深,責之切,爲了不讓他的子民再度陷入絕境,所以才出這種不得以的下策。十誡的本質是在增進人自己和他在社會中的健全成長,而這些誡命的內容也是人的理性可以瞭解和接受的,是促進個人幸福和社會和諧所必要的最基本規律,並沒有過分的要求。問題在于罪惡進入人類的心,也因此進入了社會,所以人已經缺乏自然的本能來正確地認識和遵循天主頒給的法律。於是,在沒有信德的支持下,人很容易受到私欲偏情的驅使,作違背天主十誡的事。反過來說,當一個人有信德,他就會獲得來自天主聖神的力量,使他能够遵照、甚至樂于順從天主的戒律來生活,因爲他看到遵循天主十誡乃是使自己得永生的捷徑,何樂不爲!聖奧斯定說:“頒給法律,爲叫人祈求恩寵;賜給恩寵,爲叫人遵守法律”(聖奧斯定《聖神與書信》19,34)。
在舊約時代,以色列子民遵守天主十誡的方式大都注重外表的規矩,不把十誡的精神貫徹到內心,因此遵守十誡變成了外表的儀式,難怪耶穌責斥他們爲表面看來潔白、裡面却是惡臭難堪的墳墓。耶穌在新約中則以另一種語調闡述了天主十誡的精神真諦。他在山中聖訓中强調:“你們不要以爲我來是爲廢除法律和先知;我不是來廢除,而是來完成”(瑪5,17)耶穌把天主先前頒布的法律注入人的內心深處,叫人不要講究外表,不要只在表面上遵守梅瑟的法律,更要在內心徹底奉行。他要求人不但要戒避罪惡,更要積極地行善。行善是出於愛,這是天主的法律的本意,是耶穌帶來的新正義的要求。
但是耶穌在福音中所闡述的新正義和所要求的成全,是遠遠超過人的本性能力所及,所以他勸勉追隨他的人要逆流而上,不要隨波逐流,他說:“你們要從窄門進去,因爲寬門和大路導入喪亡,但有許多人從那裡進去。那導入生命的門是多麽窄,路是多麽狹!找到它的人的確不多”(瑪7,13-14)。
那麽究竟我們該當怎樣才能瞭解和具體地實踐耶穌在福音中所揭示的新法律、新正義呢?唯一的途徑就是經由教會的生活經驗。在教會內,基督信徒都因為領受了聖洗聖事而獲得了天主聖神的神恩,聖神成了我們內在心靈的導師,他幫助我們認識天主的話的真意,使我們熟悉天主的語言,對這個語言産生親切感,也樂于聆聽這樣的語言。天主聖神當然也教導我們如何按照福音愛德的嚴格要求生活,如何遵守天主的法律誡命,而且還要超過法律誡命的要求,在各種處境狀况中努力辨識出什麽是天主的聖意,就如聖保祿宗徒勸勉羅馬人說:“你們不可與此世同化,反而應以更新的心思變化自己,爲使你們能辨別什麽是天主的旨意,什麽是善事,什麽是悅樂天主的事,什麽是成全的事”(羅12,2)。
天主聖神也在教會內光照牧人的心智,賜給他們必要的力量,好讓他們妥當地訓誨每位信友,正確地解釋天主的計劃,指出在各種生活環境中該當走的路,在必要時,也敢于冒大不諱,不迎合大衆的嗜好,逆時代潮流而上,向社會不良的傾向挑戰。這樣的態度早在將近兩千年前,聖保祿宗徒已經勉勵過他心愛的弟子弟茂德。這些勉勵的話寫在保祿給弟茂德的兩封書信上。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聖保祿宗徒第一次傳教時,途經呂斯特辣,弟茂德便和他的母親及外祖母一起從保祿手中領洗。保祿第二次行經呂斯特辣時,聽說弟茂德是一位熱心有爲的青年,就收他爲自己的徒弟,作自己傳教的助手。從此以後,弟茂德便幾乎常與保祿同行。有一次他們到了厄弗所,保祿便將弟茂德留在那裡,幷祝聖他爲當地的主教。後來,聖保祿寫了兩封書信給他,教導勉勵他如何做個地方教會良好的牧人。因此,這兩封書信通常被稱爲《牧函》。
聖保祿宗徒很疼愛弟茂德,視他爲兒子一樣。在寫給弟茂德的第二封書信中,保祿非常懇切地勉勵弟茂德說:“我在天主和那審判生死者的基督耶穌面前,指著他的顯現和他的國懇求你:務要宣講真道,不論順境逆境,總要堅持不變;以百般的忍耐和各樣的教訓去反駁,去斥責,去勸勉”(弟後4,1-2)。
聖保祿宗徒在這裡所說的“不論順境和逆境”,指的就是不要理會聽衆喜歡不喜歡,總要堅持宣講天主的福音。那些不願意聽真理的話的人,好像是耳朵發癢,喜歡找新的教師,喜歡聽新奇的事。但那些新奇的事絕不能滿足人追求真理的願望。
兩千年來的教會總在天主聖神的領導中,不論順境或逆境,聖神總不離開教會,因爲教會是他的。有時我們會覺得聖神似乎不在,所以在教會內才會發生混亂的現象。但是我們無法推測天主的心意,而且那些混亂的事,以人的眼光來看是灾難禍患,但人的眼光常是近視短見的,難以窺探到事物的真相和真理的所在,無法推斷天主的計劃的深遠奧妙所在。再者,聖保祿宗徒也早就告訴過羅馬的教友說:“我們也知道:天主使一切協助那些愛他的人,就是那些按他的旨意蒙召的人,獲得益處”(羅8,28)。所以,人世間,即使是逆境,即使是險惡的事,即使是禍患,如果我們能够用信德的眼光去看,實在也可以幫助每個人,尤其幫助信從基督的人,得到真正的益處。
天主聖神在教會內不斷地引導每位信友,爲使他們本著愛德,以言以行彼此規勸,互相勉勵,好叫每位基督信徒的生活越來越符合福音的教導。換句話說,如果一個人願意實實在在地跟隨耶穌基督,做個真正的基督信徒,善度這一生,來日獲得永生的幸福,只有在基督親自創立的教會內生活才有可能達到這個目標。
(2508字。江國雄)
*感謝梵蒂岡電台江國雄爵士提供以上講稿分享。
**本文版權所有,歡迎轉載,但請註明出處,並勿任意更改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