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第三部分(卷三)

歸於你,全能的天主聖父

A TE DIO PADRE ONNIPOTENTE

第一篇在基督內的新人

L’UOMO NUOVO IN CRISTO

二十章基督信徒的聖召

La vocazione del cristiano

第一節天主的召喚與人的回應

Chiamata di Dio e risposta dell’uomo

 

         歷來有很多人都認為人生是一場孤獨的奮鬥,一切都在乎自己,也只能依賴自己內外在的本事和力量為個人打造生命的前途。這是一種獨來獨往的獨行俠作風,或許也帶有傲骨和嫉世憤俗的味道。試想,如果人人都如此的話,這個世界恐怕要變成你爭我奪、競爭無度、自私自利、冷酷無情的戰場,強者生存,弱者消失,人道全無。然而,基督信仰所教導的並非如此。基督信仰所揭示的人生是一個對話的人際關係,是每個人回應他在人類和睦共存的關係中,所負有的特定聖召使命。這個聖召使命不但是為實現自己的生活目標,也為增進他人的益處。所以,人生成了一種任務,對其他的人所負的任務。

 

         聖召使命這個觀念是聖經中不斷以具體的事例出現的思想。天主直接或間接地召叫某個人去從事某件事。天主以他為宇宙萬物主宰的身份,自由地介入人的生活中,啓示人該做的事。最顯明的直接介入的例子,就是天主對亞巴郎、梅瑟、亞毛斯、依撒意亞、耶肋米亞、厄則克耳等人的召叫,天主主動直接找他們,向他們説話。天主間接介入的例子也很多,例如他經由其他的人來向亞朗和達味傳達他的訊息,指示他們該做的事。在舊約中,天主對某人的特別召叫,不論是直接或間接的,都與以色列整個民族共同的聖召有關,因爲這個民族是天主特選的民族,負有天主託付的特別使命。就因爲是天主特選的,所以這個民族的存在本身已經是一個聖召使命。而以色列民族中那些特別蒙天主直接或間接召叫的人,他們的聖召更是特殊。

         天主對人的召叫,本身都含有他對人的愛的計劃。天主的召叫就是要蒙召的人去實踐天主託付給他的使命。就因爲他必須去實踐這項使命,所以他也必須度一種相稱這項使命的生活方式。至於人這方面,天主並不強迫他接受使命,天主等待的是蒙召的人自由地、懷著信心地回應他。

 

         在基督降生以後的新約時代,天主對人的召叫更爲明顯,例如天主聖子耶穌基督親自直接招選十二位宗徒,招選保祿宗徒,乃至招選所有的基督信徒。可惜的是耶穌基督降生至今兩千年來,有很多人雖然聽到召喚,卻充耳不聞。接納基督的福音,成爲天主的兒女,度成聖的生活,引導他人皈依基督,以光榮天主,這是每個人都蒙受的召叫,是人類共同和共有的聖召。在這樣的共同聖召中,還有部分的人蒙召去度另一種有別于普通的生活方式,或去從事特別的服務。

 

         從天主召叫以色列民族作爲他的選民、以及召叫選民中某些人來執行他託付給他們的特殊使命這點來看,人的整個一生也是天主的召叫,就是教會通常所說的聖召。每個人的一生都是一個聖召。這個聖召的內容就是:人既然是按照天主的肖像受造的,他一出生就受天主邀請與天主對話,藉以認識天主,愛天主,與天主相會,以便分享天主永恆的生命。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論教會在現代世界牧職憲章》第十九節說:“人性所以有尊嚴,其最大理由便是因爲人的使命是與天主共融。自出世之初,人便受到同天主交談的邀請。如果不是天主以聖愛造生並保存他,人便不存在。除非人自由地承認這個聖愛,並將自己完全委託於天主,則不算圓滿地依循真理而生活”。

 

         從上面舉出的大公會議這段話,我們看到天主對人的召叫與人的整個一生息息相關。天主主動對人的召叫,使人得以與他交往,以“是”或“不”來回應他的召喚,因爲他在召叫人之前,先給了人選擇的自由。這個自由使人成爲自己行爲的內在主人,因爲人有自決的能力,能夠有意識地做選擇,不受本能直接反應或外在壓力的操控,天主把我們託付給我們自己,他信任我們辨別是非善惡的能力,他說:“假使你願意,就能遵守他的誡命;成爲一個忠信的人,完全在於你的自願”(德15,16)。

 

         我們有時做的選擇並不是良好的,這會不會只因爲是隨意選擇,或因爲這樣的選擇會帶來即時的快感呢?事實上,有許多決定是出於有意的,而且許多令人快樂的經驗是有破壞性的。任性的自由或只尋求容易得到滿足的選擇,都不會使人成長,也不會抵達任何目標,只會令人白白地激動,焦急不安而已。喜樂快感本身並不是價值,也不是行為的合法準則,它只是目標達到的後果,它的好壞完全在乎目標本身的倫理道德成分。這和享樂主義、個人主義、以及虛無主義的觀念所倡導的及時行樂思想完全相反。我們人是有自由服膺真理,有自由行善的。梵蒂岡第二節大公會議《論教會在現代世界牧職憲章》第十七節說:“真的自由是人為天主肖像的接觸標誌。天主曾賦給人自覺的能力,目的在使人自動尋求天主,並因自由而皈依天主,而抵達其幸福的圓滿境界”。

 

         人的選擇是否合乎理性,這要看選擇本身是否有助於人自我的最後實現。我們每個人總是在尋找達到生命最圓滿的境界,只有在我們尊重天主最高的智慧所安排的各種善的客觀秩序時,我才能夠真正實現自我。但是我們也必須知道,天主所安排的各種大大小小的善,都是為了幫助我們走向他最後無限的美善,也就是天主本身,因為人類的經驗告訴我們,人無法在現世局部又短暫的滿足中找到永恆的安心,只有天主才真正能夠滿足我們內心深處的整個需要。人一生不斷勞碌的追求,到底說來都是絕對的美善“天主”在向我們呼喚,他召喚我們,吸引我們到他那裡去。所以,人生對美善的各種追求,不論有意識或無意識,無非都是在回應天主的召叫,他是人類生命的原始和終結。

         天主對人心的召喚激發我們內心做自由選擇,他也提供自己作為我們生命追尋中的最後目標。不僅如此,他還派遣他的聖子耶穌基督進入人類歷史中,親自邀請所有的人參與他永生的宴席。梵二大公會議文獻《論教會在現代世界牧職憲章》  說:“基督在揭示聖父及其聖愛的奧跡時,也替人類展示了人之所以為人和人的崇高使命”(憲章22)。由此看來,天主主動向人類表達的愛就是在敲人的心門,他希望我們以內心自由的決定來選擇他。其實,如果我們本著以愛德做事情的信德來接納天主的愛(參見迦5,6),我們就是在實現自己;如果我們以罪惡來拒絕天主的愛,就表示我們在喪失自己。聖若望宗徒說:“天主將永遠的生命賜給了我們,而這生命是在自己的子內。那有子的,就有生命;那沒有天主子的,就沒有生命”(若一,5,11-12。所以,我們人生的成功或失敗全在乎我們如何回應天主的召叫。

 

         耶穌向每個人重複他對富家少年的呼籲說:“如果你願意進入生命,就應該遵守誡命你若願意是成全的就來跟隨我”(瑪19,17,21)。從耶穌的話我們知道:如果我們願意生活,就必須行善;如果我們願意得救,就應該遵守道德義務。

 

         天主的召叫不只在信仰他的人心中起共鳴,也在沒有信仰的人心中不斷地敲響,因為沒有信仰的人同樣也感受到道德的催促,要求他們避惡行善。他們知道這是義務,是理所當然的事,而不計較個人的利害關係,也不論對方是否你喜歡的人。總而言之,每個人都直覺意識到倫理道德價值是客觀的,而且都指向最後絕對的善那裡,而對絕對的善,也就是天主,人的良知除了順從,沒有別的選擇。如果人順從客觀的倫理道德價值,隨之而來的便是天主對他的召叫,並接受從基督而來的恩寵,即使人對此不覺察也無妨,畢竟人為一和最後的聖召只有一個,而且是從天主那裡來的。

3146字。江國雄)

 

             

*感謝梵蒂岡電台江國雄爵士提供以上講稿分享。
**本文版權所有,歡迎轉載,但請註明出處,並勿任意更改內容。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信仰培育組 的頭像
    信仰培育組

    天主教台中教區信仰培育組

    信仰培育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