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第三篇

 

 教會:共融的奧跡

 

LA CHIESA MISTERO DI COMUNIONE

 

第二十章

與耶穌的母親瑪利亞在一起

INSIEME CON MARIA LA MADRE DI GESU`

第一節

教會的形象與初果

Immagine e primizia della Chiesa

 

         路加福音第一章記載瑪利亞向她的表姐依撒伯爾說的這麼一段話:“我的靈魂讚頌上主,我的心神歡躍於天主,我的救主,因為他垂顧了他的婢女的卑微,今後萬世萬代都要稱我有福,因為全能者在我身上行了大事”(路1,46-49)。

 

         這段話是剛剛懷了孕的瑪利亞前往山中拜訪她的表姐依撒伯爾時,聽到表姐充滿聖神而向她說出的一席話之後,由衷發出的讚歎的心聲。

 

         古今與耶穌基督共融生活的無數人群中,童貞瑪利亞的確佔有一席非同尋常的位子,因為她是上主的母親,是教會的初果,是基督信徒生活的完美典範,是每一位誠心走天國道路的人的可靠依恃。

 

         瑪利亞並不是一位神話中的人物,而是一位真真實實的女性,她有屬於自己個人的心路歷程,她的歷程大都寫在新約聖經中,即使不是一篇完整的傳記,只是一點片斷的記錄而已,卻也是專屬於她個人的。

 

         瑪利亞生活在納匝肋,這是加里肋亞境內一個毫無知名度的小城,正如若望福音引述的:“從納匝肋還能出什麼好事嗎?”(若1,46)。瑪利亞生活在一個很平凡的環境裡,是一個已經許配給當地一位名叫若瑟的木匠的未婚妻(瑪1,18)。因著這樁婚事,瑪利亞很自然地將成為達味家族後裔的人。瑪利亞對日常的生活很積極,也很熱心參與;她會去探訪年邁的親戚依撒伯爾表姊(路1,39-40),也遵照猶太教的法律習俗到耶路撒冷聖殿朝聖,在加納婚宴中看到主人缺少酒,便自告奮勇地想辦法解決婚宴主人的窘境(若2,2);瑪利亞是個知道聆聽別人的談話並加以思考的女性(路1,29-34),而且還知道在關鍵時刻採取必要的決擇(路1,38)。她對天主所行的奇妙美好的事會感到驚喜(路1,46-47),也像以色列所有的義人一樣,恒心期待天主為受迫害的人主持正義(路1,46-55),正如索福尼亞先知所說的:“地上所有遵守他法律的卑微的人,你們應求上主,你們要尋求公義,要尋求謙和,也許你們在上主忿怒的日子能藏身免禍”(索2,3)。

 

         瑪利亞一向努力設法瞭解天主的計畫,而且始終懷著上主卑微的婢女的心情,隨時準備膺命,履行天主的聖意。她加給自己唯一的頭銜是《上主的婢女》(路1,48)。她對自己的兒子耶穌基督的言行常常感到難以瞭解(若2,4),可是仍然以母親的情懷和英勇的信德跟隨耶穌(若2,5)。她分擔自己的兒子耶穌的種種困境,比如誕生在白冷城外的貧苦狀況(路27),艱險避難埃及的困境(瑪2,13-15),在納匝肋的隱居生活(瑪2,19-23),陪兒子上加爾瓦略山被釘的哀慟(若19,25-27)。最後,在他的兒子復活升天後,在耶路撒冷晚餐廳和宗徒們以及一些熱心的婦女們熱心祈禱,等待他的兒子派遣聖神降臨,正如宗徒大事錄所記載的:“這些人同一些婦女及耶穌的母親瑪利亞並他的兄弟,都同心合意地專務祈禱”(宗1,14)。

 

         從上面提到的新約聖經中那些簡要的生活片段記載,我們可以看到瑪利亞的的確確是歷史中的真實人物。那些記載從表面上看來雖然都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可是只要稍微注意一下,便可以發現在耶穌基督一生中的關鍵時刻和教會誕生的時刻,瑪利亞都在場:耶穌誕生時,耶穌受難死亡時,以及聖神降臨時,她都在。這些都是天主藉著他的聖子耶穌基督實踐救恩計畫的開始、完成和通傳的時刻。耶穌基督這個人是天主救主的形象,瑪利亞則是被拯救的人類的表率。瑪利亞是我們人類中間的一個,卻以絕無僅有的方式優先獲得救恩,而且以救贖主耶穌的母親身份參與了她的兒子救贖人類的宇宙大工程。

 

         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教會憲章》說:“依照聖盎博羅削的意見,天主的母親因她的信德、愛德以及與基督完美結合的理由,乃是教會的典型” (憲章63)。《路加福音》描述瑪利亞是“萬福,充滿恩寵者”,“在女人中是蒙祝福的”,因為“主與你同在”,“在天主面前獲得了寵幸”(參見路1,16-20)。聖路加使用這些詞句來形容描寫瑪利亞,充分反映了先前索福尼亞先知的所說的預言:“熙雍的女子,妳應歡樂!以色列,你應歡呼!耶路撒冷女子,妳應全心高興喜樂!上主已撤銷了對妳的定案,掃除了妳的仇敵;以色列的君王上主在妳中間,妳不再會遇見災禍!。匝加里亞先知也有類似的預言說:“熙雍女子,歡呼喜樂吧!因為我要來主在妳中間”(匝2,14)。以上這些描述和預言,都在暗示瑪利亞為熙雍的女子,為新的耶路撒冷。《若望福音》把瑪利亞當作以色列女人的象徵,例如在加納婚宴中,耶穌稱他的母親瑪利亞為“女人”;在加爾瓦略山上臨死之前,耶穌又在若望宗徒面前稱他的母親為“女人”。《默示錄》把瑪利亞放在天主子民的行列,但她是身披太陽、腳踏月亮、頭戴十二顆星星、生產默西亞、遭曠野的龍所追逐侵襲的女人(默12,1-17)。

 

         教會一向認為瑪利亞位居教會信友團體的中心,她就像聖神一樣永恆地臨在教會中。義大利阿奎萊雅Aquileia的聖克羅馬奇奧(San Cromazio di Aquileia)說:“如果瑪利亞和耶穌的兄弟們不在的話,就不能談教會”。這就是說,昔日五旬節聖神降臨的時候,教會正式誕生,當時瑪利亞和耶穌的弟兄宗徒們都聚在一起,同心合意地專務祈禱。因此,沒有瑪利亞在,如何能夠談教會?!

 

         瑪利亞的地位是這麼崇高,為教會是這麼重要,天主的種種恩典都集中在她身上:她身上有聖神的臨在,她充滿聖德的內在美,她有最純真的信德,有母性的愛德,有婚姻的盟約,有天上的光榮,也參與了基督救贖的使命,在她身上閃耀著教會奧跡最純淨的光芒。換句話說,瑪利亞是教會的縮影,她體現了教會之所以。瑪利亞雖然滿被天主的恩寵,但她並不是神話中的人物,而是有靈有肉、非常具體的表樣。

 

         瑪利亞生活在教會內,但是沒有一位信徒像她這麼接近耶穌基督,她是教會中最傑出的天主的兒女。如果我們從瑪利亞的特殊身份,來仔細想想聖經中有關瑪利亞的片斷記載,看看她的一生經歷,就會恍然大悟,原來她在天主那裡確實享有獨一無二的尊位和特權。其實,這一切都來自她是天主的母親這個絕妙的奧跡。

 

2621字。江國雄)

 

 

*感謝梵蒂岡電台江國雄爵士提供以上講稿分享。
**本文版權所有,歡迎轉載,但請註明出處,並勿任意更改內容。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信仰培育組 的頭像
    信仰培育組

    天主教台中教區信仰培育組

    信仰培育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