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天主教歷史淺談【下四十二】

第六章 俗化、教會的自衛以及多元主義(1870年至1939年間政治社會中的教會)

第一次世界大戰及戰後的教會

 

 

  一九一四年六月二十八日奧匈帝國皇儲弗蘭西斯.腓迪南和他的妻子在波斯尼亞首府薩拉熱窩被塞爾維亞學生普林西普(G. PRINCIP)刺殺死亡。一個月後,七月二十八日奧地利向塞爾維亞宣戰,終於引爆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大戰的主要戰場都在歐洲,無形中也變成了天主教徒之間的交戰,因為交戰雙方各國的天主教徒無不支持本國的作戰目標,而且都極力表現身為天主教徒,愛國決不後人。各國教會甚至出錢出力,為國家、為勝利而效命。敵對雙方各國的主教也都為本國戰爭的勝利而祈禱。在這種尷尬的局勢,天主到底要站在哪一邊好呢?

法國終於向德國和奧匈帝國宣戰,使得國內的天主教徒又回到了原來在社會中的地位,那些被政府充軍流放在外的修會會士也紛紛回國從軍,他們在前線與那些反對神職、反對教會的同胞並肩作戰,對付共同的敵人,無形中使原來分裂為二的"兩個法國"又溶為一個。法國巴黎天主教大學校長支持法國對外宣傳委員會,德國天主教大學生也組織類似的行動與法國競爭。

意大利天主教徒原來因為"羅馬問題"而堅決與政府對立,如今則參與愛國戰爭,而與政府修和。

所謂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歷史總是重演:面對這場基督信徒彼此之間的大戰爭,羅馬聖座由於不知道應該站在哪一邊,而感到非常難為,因為交戰兩大集團的各國都要求教宗支持他們。教宗是全球教會的領袖,是普世教友的精神慈父,在國際紛爭衝突中他必須保持最客觀的公正立場,不能有所偏袒。面對這場內容複雜、關係糾纏的大戰,聖座只好採取人道援助救濟的行動,例如出面擔當仲裁,交換俘虜傷兵,安排隨軍司鐸等等的。

當時的教宗本篤十五世是在一九一四年九月,也就是大戰爆發一個多月後即位的。即位後,他不斷發出和平呼籲,並勸阻意大利於一九一五年參戰,但無效。

戰爭進行了三年,各國都疲憊不堪,趁著各方厭戰之際,本篤十五世教宗於一九一七年八月一日向參戰的各國發出和平呼籲,自願充當調解人,並提出結束戰爭的具體建議。教宗提議的和平當然是一種修好的,彼此妥協互讓的和平,他希望捲入戰事的各國從長久計,從休戰和解除武裝所帶來的更巨大的益處著眼,不必斤斤計較於賠款和歸還土地的眼前利益。

然而,教宗的和平呼籲沒有得到普遍良好的回應:法國教徒倒是希望教宗譴責德國,所以對教宗的呼籲不予以理睬,他們的態度可以從道明會士塞蒂揚熱神父(P. SERTILLANGES)的立場看出一斑。這位神父於一九一七年十二月十日在巴黎的瑪達肋納聖堂講道,針對教宗的和平呼籲說:
「至聖之父,目前我們無法接納您的和平呼籲……。我們承認:如果有具體的可能性,以一種令人放心的條約來結束戰爭,則即使只延長戰爭一個小時,也是一種罪行、由於沒有這種可能性,我們所要的和平將不是修好的和平,將不是外交官的和平,不是斯德哥爾摩的和平,不是"蘇維埃"的和平,不是我們那些社會主義者所主張的,即使是真誠,卻是虛幻的和平,非常遺憾地,也不是經由慈父的心腸要求於戰爭敵對雙方的和平。我們所要的將是激戰到底的和平,是粉碎暴力的威力所帶來的和平,是軍人的和平。我們是有時候也會說""的子女,就像福音中明顯的叛逆之子一樣。」

從塞蒂揚熱神父的這番話,可以看出法國天主教徒是不輕易言和的。但是從另一方面看,德國天主教徒倒是比較願意接受教宗的建議。一般而論,本篤十五世教宗的和平呼籲沒有獲得好的回應,大概是因為他低估其中的困難,因為像第一次世界大戰這樣的戰爭,是無法用妥協式的和平來結束的。這種戰爭從本質論,非打敗敵方是無法結束的。

經過四年的激戰,一九一八年十一月,德國和奧匈帝國先後戰敗,投降乞和。在交戰雙方開始進行和平談判之前,意大利政府爭取到有關國家的同意,不讓梵蒂岡參加和平談判,因為意大利擔心梵蒂岡會把"羅馬問題"提到談判桌上討論,也因此,梵蒂岡在日後無法成為"國際聯盟"的一員。

和平談判的結果很令梵蒂岡聖座失望,因為聖座發現和約的內容對德國缺乏正義的精神,倒是報復的心態很強烈。不過,從另一方面看,倒是某些天主教國家從此獲得了獨立,例如波蘭和波羅地海幾個國家都是。愛爾蘭也在一九二一年獨立。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十年間,對教會來說,最大的特徵便是梵蒂岡聖座與很多歐洲國家也結束了政教的紛爭與衝突。那個時期的本篤十五世與庇護十一世兩位教宗都以修和者的姿態與各國交往。

這裡值得一提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末期的俄羅斯在一九一七年十月發生"布爾什維克"社會主義革命,掌握政權後,於次年准許俄國東正教召開全國大會,推選吉洪(TIKHON)為莫斯科宗主教。這個時候,梵蒂岡聖座曾希望俄國全境都享有完全的宗教自由,特別是讓烏克蘭那些歸依羅馬的天主教徒能按照自己的宗教傳統生活。聖座不僅如此希望,更派遣一個使團前往俄羅斯,救助革命內戰和饑荒的傷亡。一九二二年在意大利熱那亞舉行的一次會議中,聖座也嘗試與"蘇維埃"的俄羅斯接近。但是這種種努力都沒有能夠阻止俄國共產黨對國內各宗教團體的迫害。在此後的日子裡,數以千百計的神父和主教都被剷除。

至於政教關係一向起伏不定的法國,第一次世界大戰使它把國家和教會之間的歷來紛爭束諸高閣,因為一方面戰爭使局勢吃緊,大家無暇旁顧,另一方面,全體國民都已經攜手一致,對付共同的敵人,所以天主教徒和反天主教的共和黨人士之間的前嫌至少暫時消解了。一九一九年的國會已不再推行過去打擊教會的法律,卻祝望全國享有宗教和平。一八七O年普法戰爭失敗而割讓給德國的阿爾薩斯(ALSACE)和洛林(LORRAINE)這一片地方,現在又歸還法國了,十五世紀出身洛林農家的法蘭西女英雄貞德,於一九二O年五月十六日在羅馬被教宗冊封為聖女,法國政府特別派遣代表來羅馬梵蒂岡參禮。一九二一年法國與梵蒂岡恢復中斷十七年的外交關係。一九二四年法國天主教會以教區社團身份重新獲得法律支持。

本篤十五世教宗在法國與梵蒂岡恢復外交關係次年,一九二二年一月二十二日去世。繼任的教宗庇護十一世大展他的外交長才,在位十七年中,與十五個國家簽署了協定,彼此承認對方宗教和政治上的主權。

這種政治與宗教權限的畫分與互相尊重,在一九二九年梵蒂岡與意大利政府所簽定的"拉特朗條約"PATTI LATERANENSI)中達到極致。這項條約一勞永逸地解決了"羅馬問題"。條約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協定(TRATTATO),另一部分是協議(CONCORDATO)。在"協定"中,教宗庇護十一世承認以羅馬為首都的意大利王國,而意大利則承認教宗對面積僅四十四公頃的梵蒂岡城國享有最高主權。於是消失了六十年的"教宗國"終於又以梵蒂岡城的形態堂堂皇皇地出現在國際舞台上。至於"協議"內容,則在規定意大利境內國家與教會的關係。根據這項協議,意大利聲明天主教為國教,凡涉及政治和宗教的事務,都應遵照教會法來處理,學校教授宗教科目,國家直接支付教會的經濟需要。不過,這項協議在五十五年後,即一九八四年,由梵蒂岡聖座和意大利政府雙方共同進行了修訂。

 

 

*感謝梵蒂岡廣播電台江國雄爵士提供以上講稿分享。

**本文版權所有,歡迎轉載,但請註明出處,並勿任意更改內容。

 

arrow
arrow

    信仰培育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