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第三部分(卷三)歸於你,全能的天主聖父

第二篇基督信仰的經驗

第二十五章基督信徒的祈禱

第七節主禱文(天主經)

Il Padre nostro”)

 

         主禱文,通常我們稱之爲《天主經》,根據第二第三世紀最著名的護教學家,北非戴爾都良(Tertulliano)的見解,它是基督信徒任何祈禱經文的典範,甚至可以說是整部福音的綜合綱要。按照聖史瑪竇的看法,主禱文《天主經》乃是耶穌山中聖訓的核心,也就是作耶穌門徒的生活方式。事實上,這篇祈禱文教導我們先尋求天主的國,讓這個國度能早日在世界上圓滿地實現,而且也祈求天主讓我們度相稱的生活,好能够真心誠意接納這個國度的來到。

 

         教會本身一直都認爲耶穌所教導的這篇祈禱文在整個基督信仰生活中所佔的中心位置。《十二宗徒遺訓》(Didache 8,3)記載說:早期的基督信徒每日要誦念三次這篇禱文。當時的新教友在開始度基督信仰生活之前,教會團體必定很隆重地把這篇祈禱文交給他。教會在舉行感恩祭的時候,把這篇禱文安排在聖祭禮儀和領聖體之間,爲的是要祈求天主讓在死而復活的基督身上已經完成的天國,也在我們世人身上實現。時辰頌禱禮把主禱文放在辰禱和晚禱這兩個一天中最主要的祈禱時刻。

 

         《天主經》這篇經文稱之爲《主禱文》實在最恰當不過,因爲這是上主的祈禱。主耶穌把這個祈禱的格式一勞永逸地交給他萬世萬代的徒弟們,而又不停地把天主聖神通傳給他們,好使他們的祈禱永遠保持活力。聖保祿宗徒告訴迦拉達人說:“爲證實你們確實是天主的子女,天主派遣了自己兒子的聖神到我們內心喊說:‘阿爸,父啊!’”(迦4,6)。我們既然分享了作爲天主子女的名份,我們就接近了天主無限的奧迹,內心充滿喜悅地肯定自己被天主所愛,而且才謙虛又大膽地“敢說:我們的天父”(參見羅馬彌撒經書,領聖體禮)。

 

         戴爾都良曾說:父親是天主的新名字(Preghiera 3,1)。這是耶穌的啓示,他說:“我父將一切交給了我;除了父外,沒有人認識子;除了子和子所願意啓示的人外,也沒有人認識父”(瑪11,27)。天主是父親,因爲他有個獨生子。天主之所以成了衆人的父親,因爲他愛他們,甚至賜下自己的兒子,使衆人都分享他的生命。天主的慈愛溫柔特別表現在他如何對待迷失的子女們。而我們對天主則是懷著感動、驚訝、感激、謙虛以及堅不可摧的信心,即使有時候我們覺得他似乎不在,我們仍然恒心祈禱,渴望自己效法他以慈悲對待別人。

 

         天主是我們的父親,因爲天主聖神使我們每個人在與耶穌和與他人契合的狀况下,與天主建立起父子的關係。每個人都感覺到自己在基督內被愛,也接納他人加入教會大家庭中,猶如兄弟姐妹一樣。因此,我們向天上共同父親祈禱時,不能不關懷到所有的人和他們的需要。

 

         我們這位共同的父親一方面離我們非常的近,近到就在我們心中,和我們形影不離,一方面仍然留在他的高天,那不是我們所看見的青天,而是超性的境界。因此,過去當我們頌念天主經時,我們會說“在天我等父者”,今天我們則念“我們的天父”。這裏所說的天不是指某個具體的空間,而是指一種存在的方式。天主超越一切萬有,他是絕對的完美,人生追求的最終目的就是能够分享他的絕對美善。

 

         耶穌教導的《天主經》言簡意賅,句句都是金言,除了第一句“我們的天父”之外,其他的經文明顯地可分爲七個祈求;前三個祈求的是天主的光榮,後四個是有關我們每日生活的需要。現在我們扼要地談一下這七個祈求:

 

         第一個祈求,“願你的名受顯揚”:就是祈求天主彰顯他的聖德,彰顯他的光榮,讓他的聖名受到普世人類的承認和應有的尊敬,願整個人類經由天主子民的良好見證,而認識天主是萬有的主宰,願天主以更明透的方式居住在我們中間,也祈求天主幫助我們建立一個更具人性的世界,好使天主的聖名受到衆人讚美。

 

         第二個祈求,“願你的國來臨”:天主的國早在耶穌來到世界上的時候,已經進入世界,只不過那是天國的開始,不是天國最終的圓滿實現。當我們向天主說“願你的國來臨”的時候,我們就是切望天主的國早日圓滿實現,而這個國度,就如聖保祿宗徒說的,“幷不在于吃喝,而在于義德、平安以及在聖神內的喜樂”(羅14,17)。基督是爲了人類的益處而降臨人世,爲使衆人都獲得更豐富的生命,他必要引導一切歸向天父。爲此,我們祈求人類歷史加快步伐,及早抵達這最後的目標。

 

         第三個祈求,“願你的旨意奉行在人間,如同在天上”:天主的旨意是什麽呢?聖保祿宗徒說:“天主旨意的奧秘就是全照他在愛子內所定的計劃,就是依照他的措施,當時期一滿,就使天上和地上的萬有總歸于基督元首”(弗1,9-10);聖保祿又說:天主的旨意就是“所有的人都得救”(弟前2,4)。天主的計劃已經藉著復活的基督和衆天使與聖人,而在天上成爲事實了。我們繼續期望天國也因著每個人的努力,而在現世早日成爲事實。天主的旨意深不可測,我們只求一切按照他的聖意進行幷完成。

 

         第四個祈求,“求你今天賞給我們日用的食糧”:任何生物總需要食糧來維持生活;人的生活有靈性和物質兩方面,我們除了祈求天主賜給我們靈性生活的必需品,在現世能品嘗一點天國筵席的滋味之外,也能得到肉體每日生活的必需品。我們絕對信賴天主對懷有善意的人的照顧,但是我們也希望人人不必只爲了求生存而整天著急,汗流浹背,惶惶不可終日,因爲這缺乏了作爲天主子女的尊嚴。我們願意負責任地生活,願意和他人分享天主賜給我們的食物,好使天主的恩賜真正屬于我們衆人所共有,而不是個人自私自利地佔爲己有。

 

         第五個祈求,“求你寬恕我們的罪過,如同我們寬恕別人一樣”:現世沒有一個人是完美的,耶穌甚至教導我們承認自己是罪人,正如聖雅各伯宗徒說的:“我們衆人都犯許多過錯”(雅3,2)。爲此,我們呼求天主憐憫我們,也真心寬恕得罪我們的人,好能接受天主的憐憫。如果我們寬恕了別人,我們才會邀得天主的寬恕。這種寬恕憐憫的愛猶如一道電流,從天主傳給我們,又從我們身上傳給他人,于是一股修好的力量便流入人類歷史中,使在人際間和各民族間增長和平。

 

         第六個祈禱,“不要讓我們陷于誘惑“:我們知道天主不會誘惑人行惡,聖雅各伯宗徒又說:“人受誘惑,不可說我爲天主所誘惑,因爲天主不會爲惡事所誘惑,也不會誘惑人”(雅1,13)。所以,我們要祈求天主的是不要讓我們屈服于誘惑,但賜給我們恩寵,使我們恒心堅持到底,不要誤入歧途。聖咏第一百四十一篇祈求天主說:“莫讓我的心傾向邪道,免得我再去犯罪作惡,莫讓我與惡人同做壞事”。

 

         最後,第七個祈求,“但救我們免予凶惡”:我們這樣祈求,是爲了不陷入邪惡的勢力,因爲邪惡勢力阻撓天國,是一切邪惡的根源。聖若望宗徒說:“我們知道我們屬于天主,而全世界却屈服于惡者”(若一5,19)。所以我們祈求解脫邪惡者帶來的凶險,直到天國完全來臨爲止。(2813字。江國雄)

 

*感謝梵蒂岡電台江國雄爵士提供以上講稿分享。
**本文版權所有,歡迎轉載,但請註明出處,並勿任意更改內容。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信仰培育組 的頭像
    信仰培育組

    天主教台中教區信仰培育組

    信仰培育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