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成人要理-真理使人自由
第二篇基督信仰的經驗
第二十五章基督信徒的祈禱
第六節祈禱的多種經驗
基督信徒的祈禱,一般而論,可分爲兩大類,即口禱(preghiera vocale)和心禱(preghiera mentale)。口禱又可以分爲三種,即禮儀祈禱、公禱和私禱;心禱也可以分爲三種,即默想、默禱和神秘的默觀。
口禱是內心的意向藉著言語、舉止或儀式,象徵性地表達于外。這種表達于外的方式可以是禮儀性質的,也可以是公開團體性質的,或個人私下性質的。
禮儀祈禱是根據正式的禮節儀式,由合法代表幷能顯示普世教會特徵的一位教會人士、或一個聚會團體來主持進行的。禮儀祈禱包括舉行彌撒感恩祭、舉行聖事、時辰頌禱、以及降福等等。禮儀祈禱最具價值,因爲它是在聖神內、藉著基督、實踐幷通傳天主的拯救行動。
公禱是指非正式的團體祈禱。這樣的祈禱有很多方式,例如朝拜聖體、拜苦路、頌念玫瑰經、誦讀聖經或舉行游行等等。不過朝拜聖體、拜苦路和頌念玫瑰經也可以個人私下進行。
特別值得我們注意的是頌念玫瑰經。這個祈禱是把頌念天主經、聖母經和聖三光榮頌與默想救恩的事迹結合起來。保祿六世教宗在《論瑪利亞的敬禮》勸諭中說:“如果玫瑰經不是默觀的祈禱,那就像是沒有靈魂的肉體一樣,一具尸體而已”(勸諭47;2 feb,1974)。當我們以“萬福瑪利亞”的問候語向耶穌的母親致敬時,當我們以“聖母瑪利亞”的語氣向耶穌的母親祈求時,我們就是和瑪利亞一起向耶穌祈禱,因爲耶穌是我們贊頌和祈禱的理由與對象;我們是和瑪利亞一起在重溫她的聖子耶穌基督拯救人類的種種奧迹,幷在我們內心默想這些事迹。聖路加福音說:“瑪利亞却把這一切事默存在自己心中,反覆思想…”(路2,19.51)。在頌念玫瑰經的同時,我們也可以和聖母瑪利亞一起祈求主耶穌幫助我們的急需。就這樣,玫瑰經祈禱成了擁有三種意向的祈禱:讚美聖母瑪利亞,經由聖母瑪利亞而讚頌耶穌基督,幷爲人的急需祈禱。
私禱,顧名思義,是個人私下的祈禱。這樣的祈禱不需要按照既定的形式,一如禮儀祈禱或團體祈禱一樣。私下祈禱可以用很自然的方式來表達,它的好處是符合個人的境遇。
以上所談的是口禱。現在我們來談一下心禱。心禱與口禱的不同之處在于心禱不以固定的話語表達在外,而是用內在的心靈世界來表達,它包括理智、意志和感性。聖女大德蘭說:“心禱無异于朋友間的密談,意思就是經常單獨與我們深知那愛我們的天主交往”(聖女大德蘭《生命之書》8,5.)。心禱的範圍包括默想、默禱和神秘的默觀。
所謂默想,是指對信仰的某些真理做一番反省,目的在加深自己對這個真理的信仰,而且把這個真理當作吸引人的具體價值來愛,進而藉著聖神的幫助加以實踐。聖若望十字架說這是一種《愛的認識》(參見《登加爾默洛山》2,14,2.)。默想包括反省、愛和實踐的意向,聖女大德蘭說默想的價值“不在多想,而在多愛”(內在的城堡4,1,7;基礎5,2.)。
默想的方式很多,我們可以慢慢地頌念天主經,一句一句地默想其中的含義;也可以慢慢地重複聖經中的一句話,加以思索;或者懷著虔敬的心瞻仰一幅聖像,探索其中所要傳達的思想。一般而論,我們可以借助閱讀一段聖經、一篇禮儀經文或一本靈修書籍來做默想。我們可以舉個做半小時默想的步驟來談:首先是收斂心神,讓自己面對天主;接著讓自己身體有個適當的姿態;然後呼求聖神幫助,他是內心祈禱的導師;再就是閱讀一短篇有關的文字;思考其中的價值和意義;根據這些價值和意義反觀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缺失、面對的阻礙困難、以及實踐的可能性;接下來便是與天主交談對話,表明自己的情感和心意;用一個重複又簡短的禱詞來强化自己所做的承諾,使自己在一天中經常記住這個承諾,幷加以實踐。
我們經常聽到談東方的默想方法。這些方法可能有助于我們基督信徒爲默想做準備功夫。東方默想的方法是找個寧靜的環境,身體採取放鬆休息的姿勢,練習呼吸的韵律,意識到自己在做什麽。這一切都幫助人集中心神,取得內心的平靜。心神既集中,內心又平靜,這就有助于人在天主面前收斂心神。
然而,東方和西方的靈修經驗是完全不同的,在某些方面甚至彼此相反。東方默想的目的在使個人達到某種境界,是屬于個人修養的成就,是要擺脫塵世種種現象的羈絆,要掏空所有的心思,使自己和絕對融爲一體。基督信仰的默想則在尋求使自己生活在天主的恩寵中,好能够與天主不斷地對話,讓自己和天主長期處在愛的共融中,進而與天主合作,促使天主的國在現世不斷地成長。
接著我們來談默禱。當我們妥善作慣了默想以後,默想的功夫會逐漸簡化,我們的心會漸漸超越理智反省步驟的約束,容易立刻進入收斂心神的地步。收斂心神就是擺脫任何形象和特殊的心思意念,只懷著一顆單純、專注、愛慕的心面對天主,面對基督,面對天主某個完美的一面和基督某項救贖工程。默禱就是人處在寧靜的愛中,享受天主臨在心內的喜樂。這時候,人就讓天主的神來改變自己。這樣的改變可能帶來安慰,也可能帶來悲傷,但無論如何,都能淨化人的心靈,加强人的愛德。可是我們必須留意,當這樣的默禱熱忱逐漸淡化時,就應該回到默想或口禱的階段功夫。
最後,我們來談一下神秘的默觀。神秘的默觀不是靠個人的努力獲得的,而是天主聖神引人進入這個境界。這是對天主的經驗,一種沒有概念、沒有形象、沒有言語可以表達的經驗。這樣的經驗人既不可能按照自己的意願取得,也不可能任意予以延長。人只能準備自己來迎接它的來臨。這個無法言喻的恩典也會在所謂的“神秘的黑夜(notti mistiche)”中,使人感受到遭遇天主遺弃的痛苦;再不然,就是使人毫無疑問地直覺到天主聖三的臨在,以及自己和天主聖三在愛中契合的喜樂。這樣的喜樂,就如聖女大德蘭說的,“超越世界所能給的一切財富和滿足的總和”(愛天主的思潮4,4)。
(2491字。江國雄)
*感謝梵蒂岡電台江國雄爵士提供以上講稿分享。
**本文版權所有,歡迎轉載,但請註明出處,並勿任意更改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