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人相信,每天,太陽從東方的水準線冉冉昇起,
然後搭乘一艘肉眼看不到的聖船,渡過天河到達西方的沙漠,再轉乘另一艘船橫越地府到達東方。
如此日復一日,白天成為生命的象徵,而夜晚則代表死亡。由日出日落所衍生出的生命循環觀使埃及人深信復活之說。
所以在世之時就積極準備來生之事,木乃伊、金字塔及裝飾精美的墳墓都與此種生命觀有直接的關係。
我們在世上追求什麼?
我們共同的信仰-信經,我們宣信聖父、聖子及聖神,從創世到降世,從贖罪到建立教會,漸漸邁向最高峰,就是宣信肉身的復活和永恆的生命。
我們所有在世的生命過程中會成長、老化。死亡是因人的罪過而進入世界,死亡成為生命自然終結的表現。
雖然人具有一個可死的本性,但天主曾預定人不死。因此死亡曾經與造物主的計畫背道而馳,死亡作為罪惡的後果進入了世界。
所謂肉身的復活,意味著人死後,不但不朽的靈魂生命將繼續存在,就連我們會腐朽的肉體也要重新獲得生命。
假如基督沒有復活,那麼,我們的宣講便是空的,你們的信仰也是空的。
但是基督從死者中實在復活了,做了死者的初果。
因為死亡既因一人而來,死者的復活也因一人而來;就如在亞當內,眾人都死了,照樣在基督內,眾人都要復活;(格前15: 14,20-22)
自從教會存在以來,基督信仰中遇到最大阻力,最不為人所瞭解和接受的,就是肉身死後仍要復活這端信仰。
相信死人將復活,這是教會自存在之初就已經有的基本信仰。
我們相信天主是肉體的創造者﹔我們相信聖言成了血肉,為的是要為人的肉身作贖價﹔我們相信肉身的復活是肉身的創造與救贖的完成。
因著死亡,人的靈魂與肉體分開,但在復活的時候,天主還要把不會腐朽的生命還給我們那已經改變的肉身,並使肉身與靈魂再度結合。
就如基督怎樣復活、永遠常存,同樣,我們眾人在世界末日時都要復活。
我們相信我們現有的肉身要真正復活。我們埋入墳墓的是會腐朽的肉體,但復活起來的是不會腐朽的身體,是個屬神的身體。
但是渴望與基督復活的基督信徒,非得先要與基督一起死亡不可,「必須出離肉身,與主同住。」(格後五,8)
死亡是一件受祝福的事,這是基督徒信仰的看法。
因著基督,祂的信徒的死亡有了積極的意義。
「這話是確實的:如果我們與基督同死,也必與祂同生。」(弟後二,11)
基督信徒藉著聖洗,從聖事方面看,他已經和基督一同死了,為的是要度另一個新的生命。
在教會追思亡者的彌撒經文中表達得最好:「主,為信仰禰的人,生命只是改變,並非毀滅﹔我們結束了塵世的旅程,便獲登永恆的天鄉」。
的確,死亡是現世旅途的終點,是天主施恩與憐憫時期的結束。當我們現世生命單程旅途走完後,我們不會再以任何方式或形式回到現世的生活中。
每個人只生一次,也只死一次,死後不會發生任何輪廻轉世的現象。
人類肉體的死亡是原罪的後果,要是人類沒有罪過,就不至於死亡。
耶穌天主子以絕對的自由服從天主聖父的旨意,甘願為我們承擔死亡。祂以自己的死亡而戰勝了死亡,為眾人打開了救恩之門。
不論是“常生”或是“來世的生命”,都是指每個人現世生活結束後所進入的另一種生命狀態。
我們都知道人的靈魂是常存不滅的,人的肉體死後,他的靈魂立刻呈現在天主面前,接受私審判。
審判的標準是根據他與基督的關係,再給以判決。
受審判的靈魂或直接進入“享見天主”的境界﹔或先要經過淨煉的階段,然後才享見天主﹔再不然就是被判立刻接受永遠的懲罰。
所謂“享見天主”,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升天堂。凡是安息在天主的恩寵和友誼中,靈魂完全潔淨的人,就能進入天堂。
升天堂是現世人生最重要的目標,是人心深處的期望的實現,是生命最高和最終幸福的狀態。
基督以祂的死亡和復活,為我們打開了天堂之門。
天堂不過只用形象來形容,「天主為愛他的人所準備的,是眼所未見,耳所未聞,心所未想到的事物」
去世的人,要是也安息在天主的恩寵和友誼中,但靈魂不是絕對純淨,他們就不能直接進入天堂。
「他們雖然肯定自己將會獲得永遠的救恩,但他們先要受到淨煉,以便得到為進入天國所必要的聖德」。
這個人靈接受最後淨煉的地方,教會稱之為煉獄。
煉獄,顧名思義,是淨化人,提煉人的地方和階段,而不是懲罰遭永遠判罪人的方式與場所。
「對那些輕微的罪,在公審判之前,有一種淨化的火要給以淨煉」。
教會在初期就開始舉行紀念亡者,為他們祈禱獻祭的禮儀,目的在使亡者信友早日結束淨煉,榮登天國,享見天主的聖容。
此外,教會也勉勵教友多多為亡者作補贖,求大赦,行哀矜。
由此可見煉獄是存在的。
「那不愛的,就留在死亡中。凡惱恨自己弟兄的,便是殺人﹔你們也知道:凡殺人的,便沒有永恆的生命存在他內」。(若壹,三,14~15)
要是我們不自由地選擇愛天主這條路,我們就不能結合於天主。
可是我們若犯大罪,得罪天主,得罪別人,得罪自己,則我們無法愛天主。
一個人生前犯了大罪,臨死之前若沒有真心懺悔,謙遜接納天主的慈愛和憐憫,死後必定永遠與天主分離,因為這是人自由的選擇。
人自我排拒於天主之外,自己斷絕與天主及天上諸聖人共融,這種處境和狀況教會稱之為地獄。
那些死在“死罪”中的人,一死之後,他的靈魂立刻陷入地獄,在那裏遭受地獄永不熄滅的火的刑罰。
地獄的永罰雖然存在,但天主並沒有預定誰要下地獄,就好像監獄雖然存在,但並非一定要有人關進去不可。
教會每日舉行彌撒聖祭和祈禱時,都呼求天主憐憫,因為祂並不願意有人喪亡,但希望每個人都有悔改的機會。
每個人死後,他那不朽的靈魂立刻在生者與死者的判官所主持的私審判中,接受自己應得的報答。
「我們相信所有死在基督恩寵中的生靈,共組成天上的天主子民。他們的死亡在來日肉身復活,與靈魂重新結合時,將永遠消失。」(保祿六世《天主子民的信經》)
「我們相信天堂上集合在基督和瑪利亞身邊的眾多靈魂,共同形成天上的教會。」在那裏,他們於永福中面對面享見天主,而且以不同的等級層次,與眾天使參與由光榮的基督主持的神性統治,並以他們的手足關懷之情,為我們在世的人代禱,扶助我們的軟弱。」(保祿六世《天主子民的信經》)
教會本著“諸聖相通功”的信德,把亡者的靈魂託付給天主的仁慈照顧,並為亡者祈禱,尤其是為他們奉獻彌撒聖祭。
教會效法基督,警惕教友勿忘地獄永遠死亡的悲哀慘痛事實。
地獄的主要懲罰在於永遠與天主分離﹔只有在天主那裏,人才能找到生命與幸福。
人本來就是為了生命與幸福而被造,所以他一生都在追求生命與幸福。
所以教會這樣祈禱說:「上主啊!請不要讓任何人離開祢,要是真的沒有人能靠自己得救,同樣,天主也真「願意眾人都得救」(弟前二,4)。
但是我們並不是為了復活而復活,而是為了決定永恆的命運而復活。
所謂決定永恆的命運,就是最後的審判,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公審判。
就是基督要在光榮中再度來臨的時刻,就是最後審判來到的時刻。
這個時刻什麼時候來到,只有天主聖父知道,因為是祂要作的決定。到時候,我們也將因此而認識整個創造工程和整個救恩計畫的最終意義。
公審判的道理也在激發我們敬畏天主的心,督促我們努力在現世推展天國的義德,並向人類宣報美好的希望,即「主耶穌將再度回到人間,在他的聖徒身上受光榮,在所有信眾身上受讚美」(得後一,10)。
至聖羅馬公教會相信,也堅決承認:在最後審判的那一天,所有的人,靈魂肉身一體,都將出現在基督法庭面前,為自己一生的行為向基督交帳。
世界末日來到,基督在光榮中再度降臨,主持最後的公審判;正義的人,他的靈魂和肉身再度結合後,光芒四射,與基督永遠為王,而世界也因此得到更新,天主的國度終於完全實現。
這一片新的氣象就是新天新地的扼要寫照。新天新地,在聖經中也稱為新的天上的耶路撒冷。
在新的天上耶路撒冷聖城中,天主要居住在人之間
「這就是天主與人同在的帳幕,祂要同他們住在一起;祂們要作他的人民,祂親自要『與他們同在,』
作他們的天主;祂要拭去他們眼上的一切淚痕;以後再也沒有死亡,再也沒有悲傷,沒有哀號,沒有苦楚,因為先前的都已過去了。」(默廿一:3~4)
這真是一個絕對幸福的新天地,在這個新天地中,人類終於像天主創造萬物之初的本意,永遠結合為一體,實現了教會在歷史中作為促進人類在基督內團結合一的聖事的使命。
那些將永遠生活在新天新地中的人,最大的福份就是享見天主的聖容。
現在人生所最缺乏,也絕對無法獲取的,就是永遠的喜樂,永恆的和平,以及絕不改變的彼此共融。這一切都會在享見天主聖容的真福狀態中得到絕對的滿足。
教會大大小小的信理有多少,我們不容易一下子全把它們羅列出來。
但不論如何,它們都歸納在“信經”的十二大信條中,所以,基督信徒的信仰,一如舊約以色列天主選民有十二支派,新約基督有十二位宗徒一樣,犖犖大者有十二端。
讓我們重溫“信經”的十二信條,我信全能……… *本文版權為天主教台中教區信仰培育組所有,歡迎轉載,但請註明出處,並勿任意更改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