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拉船上岸

哲學家笛卡爾曾向他的學生提出這個問題:「如果70個人需花3天的時間把一艘擱淺的大船拉上岸,那麼一個人需要花多少時間把那艘船拉上岸?」我們知道答案是:沒有人能憑自己把一艘大船拉上岸!

合作人

其實生活中的許多事,都需經由我們和別人的合作才能完成。

求婚

男女締結婚姻盟約也是為了共同執行一個使命。自從亞當跟厄娃犯下了原罪後,全能的天主就切望完成救贖世人的大工程。

上主在祂上智的計畫中,願意藉著人的合作與祂一同完成這大工程。天主必須選擇祂的合作人

亞當跟厄娃犯下了原罪,並沒有被天主拋棄

天主還召喚他,向他奇妙地預告邪惡將被制伏,而人也要由墮落中被救起。

這一段在創世紀中的記載曾被稱為「原始福音」,因為在那裡首次宣布了救主默西亞,

宣布了蛇與女人之間的搏鬥,以及她的一位後裔的最後勝利。

基督徒聖傳在這段聖經上,看到一種「新亞當」的宣示,祂藉著「死在十字架上」的聽命,綽綽有餘地補償了亞當的抗命。

教會的許多教父和聖師,在「原始福音」所宣告的女人身上,看到了基督的母親瑪利亞、「新的厄娃」。

她以獨一無二的方式,從基督戰勝罪惡的成果中,成為第一個受惠者:

使她預先被保護不受原罪的任何玷污,並在她整個塵世的生命中,藉著天主的特別恩寵,也未犯任何罪過

天主派遣了自己的兒子來」(4:4),祂願意和一個受造物自由合作。

因此,天主從永遠就選擇了一位以色列的女兒,一位住在加里肋亞納匝肋的猶太少女,成為自己聖子的母親,

「她是一位已與達味家族中一位名叫若瑟的男子訂了婚的童貞女,童貞女的名字叫瑪利亞」:

 仁慈的天父願意聖子在降生成人之前,先取得那已被預定為母親者的同意。這樣正如過去是一位女人促成了死亡,同樣也是一位女人促成了生命的來臨。

在舊約的歷史中,瑪利亞的使命曾由一些聖善的女人予以準備。起初有厄娃:雖然她背了命,但獲得了恩許,她的一位後裔要戰勝那惡者,並且要成為眾生之母。由於這個恩許,撒辣雖已年老也懷孕了一個兒子。天主為顯示祂忠於其恩許,相反一切人性的期望,選擇那被視為無能和軟弱的:撒慕爾的母親亞納、德波辣、盧德、友弟德、艾斯德爾及許多其他婦女。瑪利亞「在那些誠心期望並承受天主救恩的卑微貧苦人中,高居首位……這位傑出的熙雍女兒,在長期的企盼恩許後,時期終於屆滿,奠立新的救恩秩序」。

加俾額爾天使在給她報告喜訊時,向她請安說:充滿恩寵者

瑪利亞為能以信德自由地同意給她傳報的召叫,必須得到天主恩寵的完全支持。

在過去的世紀中,教會意識到瑪利亞既充滿了恩寵,在她受孕時就已蒙受了救贖。這就是教宗比約九世於1854年所宣布的始胎無染原罪的信條

「因自己聖子的功勞,奇妙地獲得了救贖之恩」。聖父「在天上,在基督內,以各種屬神的福分,祝福了她」

榮福童貞瑪利亞,曾因全能天主的聖寵和特恩,看在人類的救主耶穌基督的功績份上,在其受孕之始就被保護,未受原罪的任何污染。

 因自己聖子的功勞,奇妙地獲得了救贖之恩

在天上,在基督內,以各種屬神的福分,祝福了她

東方傳統的教父們,稱天主之母為「全然聖善的」(Panhaghia)

尊崇她為「沒有絲毫罪污,好像被聖神塑成的一個全新的受造物」

瑪利亞因天主的恩寵,在她的一生中,從未犯過任何本罪。

瑪利亞接獲天使報訊,她將要藉聖神的德能生下「至高者的兒子」。雖然她不認識男人,但她仍以「信德的服從」(1:5)回應,深信「在天主前沒有不可能的事」

看!上主的婢女,願照你的話成就於我吧

瑪利亞成了耶穌的母親,全心接受了天主救世的旨意,不受任何罪惡的阻礙,

並整個獻身於她的聖子和其事業,與祂一起,在祂權下,藉全能天主的恩寵,為救贖的奧跡服務」

厄娃抗命的死結,因瑪利亞的服從而解開;貞女厄娃因缺乏信心所束縛的,也因貞女瑪利亞的信心而獲得了

他們把瑪利亞與厄娃比較,稱瑪利亞為「眾生者的母親」,並多次聲稱說:「因厄娃而死亡,因瑪利亞而獲得生命」。

在福音中瑪利亞被稱為「耶穌的母親」(2:1; 19:25)

在她的聖子誕生前,在聖神的感動下,她也被稱為「吾主的母親」(1:43)

因為,瑪利亞藉聖神的工作所懷孕成人的,並且按肉身而言,真實地成了她兒子的那一位,就是聖父的永生之子、聖三的第二位。教會承認瑪利亞確實是天主之母(Theotokos)

教會就宣認耶穌是只憑聖神的能力,在童貞瑪利亞的胎中受孕

聖依納爵安提約基(第二世紀初)說:「關於我們的主,你們堅決相信,祂按肉身而言,確是生於達味的後裔;天主子依照天主的旨意和能力,確實生於一位貞女……按其肉身,確實在般雀比拉多執政時,為我們被釘在十字架上……確實受了苦難,也確實復活了」。

天使對若瑟這樣說:「那在她內受生的,是出於聖神」

教會在這事上,看到了天主藉先知依撒意亞的口所作的許諾獲得實現:「看,有位貞女要懷孕生子。」

對耶穌由貞女懷孕的信仰,曾在非信徒、猶太人和外教人那裡,遇到了強烈的反對、嘲笑和誤解;它在其他民族的神話裡找不到動機,也不能符合當時的思想。這事的意義只有通過信仰才能了解,信仰在那「各奧跡相互的關連」上,即在基督的全部奧跡中,由祂的降生至祂的復活,看到這種意義。聖依納爵安提約基對這種關係作証說:「此世的元首忽視瑪利亞的童貞和生育,正如他忽視主的死亡:三個響亮的奧跡都是在天主的緘默中完成的」。

   


*本文版權為天主教台中教區信仰培育組所有,歡迎轉載,但請註明出處,並勿任意更改內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信仰培育組 的頭像
    信仰培育組

    天主教台中教區信仰培育組

    信仰培育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