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第三部分(卷三)歸於你,全能的天主聖父

第二篇基督信仰的經驗

第三十章傳播與文化

第三節基督信徒臨在文化有利場所中

 

 

         自古以來,影響人類生活最深、也長期有形無形領導歷史的是文化。而基督信仰的宗旨無非是引導人類按照基督福音所揭櫫的真理來思言行為,以期建立一個安詳協和、人人受尊重、彼此關懷的友愛世界。這樣的世界就是基督所宣講的天國的開端。爲了這個緣故,基督信徒不但不能遠離文化生活,更應該按照個人的旨趣,培養鍛煉自己,積極投入文化界,參與相關的文化活動,以自己的專長和相稱的資格發揮作用,引導社會文化朝著健全和全方位的方向前行。

 

         文化涉及的範圍很廣,舉凡思想研究、科學探索、技術發明、文學藝術創作、學校教育、以至大衆傳播等等,都是文化活動的領域。文化幾乎包括人的整個生活。至於宗教,它雖然超越文化,卻也生活在文化中,以文化為媒介,對人的生命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對社會則發揮移風易俗的力量。

 

         關於科學研究工作,一個真正的基督信徒該當懷有寬闊的胸襟,承認各種科學研究的尊嚴、根據和效用。因爲誰懷著謙虛的心和嚴謹的方法從事科學研究,探索宇宙的各種奧秘,他必定有意識或無意識地受到天主的牽引。天主使宇宙的一切存在,讓各種事物各是其所是(參見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論教會在現代世界牧職憲章36》)。人類理智的種種成就其實就是“天主偉大的標誌,也是天主奇妙計劃的成果”(同上憲章34)。

 

         一個人如果懷著客觀的態度觀察或發現宇宙奧秘,他的行動決不會與教會的信仰真理背道而馳。如果發生衝突,必定是把過去的某種文化與信仰混爲一談,或者某些科學研究者把科學方法視爲至高無上,視爲探求真理唯一有效的途徑,於是製造出片面或歪曲真理的觀。換句話說,不是科學與基督信仰格格不入,互不相容,而是某些人崇拜科學偶像,認爲科學萬能,只有科學能答復並解決一切。

 

         其實,科學研究和科技運用應該以追求符合人性尊嚴的事物為目標,而不能作爲控制人和壓迫人的工具。科學提供給人巨大的可能性,也因此要求人懷有重大的責任感,謹慎從事。我們知道不是科技能辦到的事必定合乎倫理道德的要求。

 

         除了科學研究工作外,藝術也是人生中極爲重要的部分,是最能体現文化的珍寶。藝術講究的是如何得體地表現美,而人生需要美,甚至可以說生活的目的就在追求美,我們日常的食衣住行無不在展現美。因此,表達美的藝術與人生實在分不開,也與真理分不開,而美的極致就是絕對美善的天主。

 

         藝術是象徵性的語言,它特別適合表達人和天主的奧秘。真正的藝術必定在揭示人的真理,提升人的尊嚴,讚揚人性的高貴,也因此是在讚頌造物主天主的偉大和美妙。真正的藝術創作為人類團體固然是珍貴的禮物,但也具有重大的教育功能和宗教價值。藝術内容所表現的是屬於直覺和情感的内在世界,這個内在世界產生自藝術家對外在事物的默觀和客觀的認識,也因此和外在具體的物質世界保持距離。藝術家把現實世界抽象化,取它的普遍性精華和價值,把它形之于適合人接受的筆墨或聲音,使一般大衆都有能力分享欣賞。

 

         真正的藝術會產生震撼力,直達人心深處,所以必定受人人歡迎。但有很多人假借藝術之名,製作自以爲是的藝術,目的只在謀求商機利益。更有些人假冒藝術,製作一些激發色情和暴力的東西,這不但冒犯藝術,道德價值也是一大威脅。身為基督信徒,他不但拒絕假藝術的引誘,而且努力設法讓社會認識真正藝術的價值,並制定適當的法律來維護真正藝術的尊嚴。

 

         除了科學研究和藝術創作外,學校教育也是培養和發揚優良文化重要的一環,我們可以説學校是文化的搖籃。學校的功能和目的在培育人格完整的人,教會創辦的學校更是以此為宗旨。基督信徒非常關心教育機構和環境,因爲學校的使命在傳遞知識,培養健全文化,鍛煉傳遞文化和對文化具有批判能力的人。基督信徒重視學校教育的獨立自主,尤其主張家庭父母親有自由為子女選擇適當的學校環境。但爲人父母的也希望不要因爲選擇子女就讀的學校,而被迫繳付另一筆學費。其實,教育多元化對社會是一種好處,除了可以避免國家社會製造清一色單調的文化外,也可以使社會擁有多元文化教育的環境和管道,為社會培養各類精英,讓社會變得更豐富。

 

         今天的世界已經是傳播媒體的天下,教會團體和每位信友都必須深切意識到傳播媒體的威力,不論是在善良方面或在邪惡方面,傳播媒體發揮的強大效力簡直可以左右社會、國家、乃至國際的輿論和局勢。傳播媒體是一種利器,舉凡報刊雜誌、電影、電視、廣播以及其他視聽工具,只要使用妥當,便可以造福社會人群。相反地,若果這些工具被居心叵測的人掌握,則國家社會將嵗無寧日。在過去,社會傳播工具只是一種單純的媒体,今天則使每個人深深沉浸在其間。

 

         傳播媒體的發展日新月異,只要看人手一具的手機功能,便可以知道世界已經沒有距離,空間已經縮小到咫尺之間,幾秒鐘之内地球東西南北可以成爲一點。世界的確因著傳播媒體而成爲一個村。人經由電腦網路,可以足不出戶而知天下事;網路更像巨大無比的倉庫或圖書館,能夠提供全球資訊,讓從事研究工作的人 節省無數尋找資料的時間。當然,電腦和網路也有負面作用,因爲將有許多人不再會書寫文字,或寫得錯字連篇,因爲任何人只要發音準確或認識文字部首,便可以在電腦上找到相關的單字或名詞,由電腦替你寫。久而久之,人便失去寫字的習慣和能力,連筆畫全都不知道。再説,在電腦網路尚未普遍發達之前,做學問的人需要費很多時間,到處辛苦尋找相關的寫作材料和文件,甚至必須遠渡重洋,到別的國家停留一段時期進行研究,生活克勤克儉。於是,無形中培養出一個人的人格毅力和做學問的邏輯方法與頭腦。今天的人不必出門,呆在家裏,靠電腦網路便可以搜尋到絕大部分需要的資料,再經由電腦替你編排撰寫,實在節省了許多時間、精力和金錢。但研究和寫作再也不是鍛煉人格修養的重要途徑。就這樣,文化間接受到影響,發生重大變化,呈現量多質少的現象。這是今日普遍存在的事實。

 

         無論如何,傳播媒體賦給傳播從業人士巨大的力量,他們藉著媒體可以影響、甚至形成和控制社會輿論,間接操縱個人的思維和社會經濟、政治走向。而掌握政權的人也大可以利用傳播媒體和從業者為自己製造有利的聲勢條件。一個有公義良知的人固然可以藉著傳播媒體為社會大衆謀求福利,但居心不良、心懷叵測的人同樣可以利用媒體和掌握媒體的人,謀求個人和個別團體的私利。

 

         基督信仰要求傳播界人士按照良知,客觀地傳播正確的訊息,不使用具有聳動性的文字和標題,不斷章取義,不製造煽動性消息,不被權勢收買利用,一切以道德良心和社會公益為重,維護基本人權和人性尊嚴,杜絕邪惡勢力的囂張,發揚善良的價值,作貧弱者的代言人,抑惡揚善,讓黑暗在真理面前消蹤匿影,化爲烏有,好能形成健康、和諧、公正的社會氣氛。在這種努力之下,傳播界必能發揮巨大功效,爲培養優良文化做出偉大的貢獻。

 

2904字。江國雄)

        

 

*感謝梵蒂岡電台江國雄爵士提供以上講稿分享。
**本文版權所有,歡迎轉載,但請註明出處,並勿任意更改內容。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信仰培育組 的頭像
    信仰培育組

    天主教台中教區信仰培育組

    信仰培育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