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第六節

 

普世教會與地方教會的關係

Una Chiesa in molte Chiese

 

         將近兩千年前,耶路撒冷五旬節聖神降臨的那一天,基督所創立的教會可以說正式地誕生了。當時,這個剛誕生的教會立刻公開與世界見面,在天主聖神賜給的特殊能力下,以各種語言當眾“講論天主的奇事”(宗2,11),把來自天下各地聚集在耶路撒冷的人都結合在同一個信仰中(參見宗2,5-11)。古代美索不達米亞地區巴貝爾城的人民很自以為是,想在世界上建立一個唯一語文的文明,結果失敗了(參見創11,1-9)。數千年後,耶路撒冷城耶穌的門徒謙虛地接受了天主聖神,終於建立了一個知道尊重自由和不同文化特色,卻又彼此友愛共融的團體。

 

         天主聖神拆下了昔日猶太教閉關自守的門檻,把天主子民的視野擴大到整個世界。當時聖神藉著耶路撒冷爆發的反對屬於希臘文化的基督信徒的迫害行動,使福音的種籽傳到撒瑪黎雅人之中。撒瑪黎雅人原是猶太人所岐視的,被視為異端者,一直被排拒在社會邊緣。聖神也引導伯多祿宗徒前往凱撒勒雅一位羅馬駐軍軍官科爾乃略百夫長家中,排開了猶太人不能和外邦人相處的禁忌,並給百夫長這家人傅了洗,但沒有要求他們事先要接受猶太人的割損禮或遵守梅瑟的法律(參見宗10,1-48)。聖神也使安提約基雅城的基督信徒團體快速地成長,這些信徒包括猶太人和皈依基督的外邦人。也因此,安提約基雅成了最早期的教會向外發展,傳播福音的根據地,當時教會對外發展的目的地是希臘和羅馬帝國文化的世界。安提約基雅教會團體在一次祈禱中蒙聖神啟示,選拔了保祿和巴爾納伯兩人作為傳播福音的先鋒,派他們前往外邦人的地方傳教,他們兩人成了第一批傳教士。最初,保祿和巴爾納伯抵達了小亞細亞幾個地方,給當地的人打開了信仰的門,也在各地建立了地方教會團體。

 

         宗徒時代的教會雖然發展得很快,但是內部也出現了嚴重的爭論。當時猶太人基督信徒中有幾個人堅持:外邦人如果想要得救,必須按照梅瑟的法律規定接受割損禮。這為教會未來的成長發展的確是個重大的挑戰。為瞭解決這個問題,宗徒們和長老們在耶路撒冷召開會議。他們在聖神的光照下,獲得了正確的決定,那就是:所有的人,不論是猶太人或希臘人,都沒有區別,為能得救,既沒有必要接受割損,也沒有必要遵循梅瑟的法律,因為人的得救只是因著天主的恩寵。所以,只要皈依上主就可以得救。然而,為了讓當時教會內部兩個不同立場的信友能夠彼此和睦相處,宗徒會議也要求在目前的情況之下,所有願意得救的人起碼都必須遵行幾個重要的事項,就是不許吃祭邪神的祭物,不許吃血和窒息的動物,並戒避姦淫(參見宗15,1-35)。

 

         耶路撒冷宗徒會議之後,原先皈依基督的各種限制已經解禁,向希臘和世界各地傳揚基督福音的道路於是完全敞開。從此基督信仰可以真正在各種文化中落根,因為就如聖保祿宗徒告訴迦拉達人的:“在基督耶穌內,割損或不割損都算不得什麼,惟有以愛德行事的信德才算什麼”(迦5,6)。教會將以各民族的各種語言來讃美天主,而且也將因此而擁有各國各民族優良的精神、文化和社會精華。舊約依撒意亞先知早就預言過:“舉起你的眼向四方觀看吧!他們都聚集來到你這裡;你的眾子要從遠方來,你的女兒要被抱回來。那時你看到這情形,必要喜形於色,你的心靈必要激動而舒暢,因為海洋的珍寶都要歸於你,萬民的財富都要歸你所有”(依60,4-5)。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純真的天性和文化表達方式,信仰基督的各民族都可以用他們自己特有的方式來表達對基督唯一的信仰,這樣的方式可以隨著各自的習俗而表達在禮儀形式、牧靈工作、靈修、以及宗教藝術創作上。而各民族也可以彼此交換這種對基督的信仰的表達方式和經驗,互相觀摩,去短取長,使整個教會的生活變得更豐富(參見梵二教會傳教工作法令22)。

 

         基督創立的教會是獨一無二的,也是普世性的。天下所有的基督信徒,即使他們的文化生活背景有所不同,但是他們都因著天主聖神“在耶穌基督內成為一個”(迦3,28)。這個成為一體的眾多基督信徒是天主聖三有形可見的形象,是普世大地各國各民族之間一股強大的和平力量,也是天主使各種事物在基督內修好的計畫的有力標記。教會的大公普世性從全球各地教會團體之間的合一共融、以及一致推動傳教使命的活力中表現出來。這是教會在歷史中面貌。

 

         在世界各地誕生的教會團體,他們彼此之間成了姐妹教會,共同構成一個關係緊密的網,他們承認羅馬教會為首,因為羅馬教會是他們彼此共融的守護者,也是他們所信仰的真理的保證者。多少世紀以來,世界各地的教會團體繼續發展他們之間的具體關係:他們有共同的信仰教義,分享基督唯一的身體,接受基督所建立的各種聖事的滋養,互相行愛德,遵守同樣的規律。羅馬教宗的首席地位以及與他團結在一起的全球主教團乃是普世教會合一最有效的標記和工具。

 

         然而,世界各地的個別教會團體,甚至每位基督信徒,也對普世教會負有責任,他們都必須向普世教會敞開自己,誡避形成本位主義和排他思想,尤其不能自以為獨立自主(參加若望保祿二世《救主的使命通諭85》)。

 

         耶穌基督的教會固然是普世性的,但是這個教會也有它另一個特別的、而且也同樣重要的特徵。在新約聖經上,“教會”這個名詞可以指散佈在全世界的信友團體,也可以指生活在某個城市或地區的信友團體,也可以指聚集在某個地方的信友會眾。從社會學角度看,普世教會和地方教會之別在於前者是整個,後者是局部。但是從神學、基督學和教會學角度看,並非如此,因為天底下的教會只有一個,這個教會永遠聚集在“一座不是用人的手建造”(穀14,58)的聖殿裡,這座聖殿就是光榮復活的耶穌基督的身體。所有的基督信徒,不論身在何處,他們都與耶穌基督契合為一,並因著聖神彼此結為一體,即使他們之間有著時空的距離,他們仍然神奇地彼此共融著。

 

         所以,在格林多的天主的教會事實上就是在格林多教會團中體呈現出來的普世教會,這個普世教會藉著當地的教會團體而實際有形可見地表露出來,那個地方教會就是普世教會的形象。任何一個地方教會都是至一、至聖、至公、由宗徒傳下來的普世教會的臨在,而普世教會就在那裡生活工作(參見梵二主教在教會內牧靈職務法令11)。“地方教會都是整個教會的縮型,唯一的大公的教會就在他們中間,由它們集合而成”(梵二教會憲章23)。地方教會既不是普世教會的局部或碎片,普世教會也不是地方教會的總和。總而言之,普世教會是存在的,它表現在地方教會上。由此可見地方教會的重要。

 

         所謂地方教會,最能夠完整代表它的是教區。梵二大公會議《主教在教會內牧靈職務法令》第十一節這麼說:“教區乃天主子民的一部分,託付給主教在司鐸的協助下來管轄至一至聖至公並由宗徒傳下來的基督的教會即臨在於此,並在此活動”。

 

         耶穌曾經說:“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若你們中兩人在地上同心合意,無論為什麼事祈禱,我在天之父必要給他們成就,因為哪裡有兩個或三個人,因我的名字聚在一起,我就在他們中間”(瑪18,19-20)。從耶穌的話,我們可以看到教會的奧跡以多種不同的具體形象表現出來,舉凡本堂區、參與禮儀活動的團體、修會團體、信友家庭等等都是。然而,只有教區才被適當地稱為“地方教會(Chiesa particolare)”,因為只有以這個具體的形態表現出來的教會團體,才真正展現出《普世教會》的形象和特質,而普世教會也真正臨在教區中。再說,也因為只有教區才實際具有組成普世教會的各種有效和有形可見的要素,這些要素就是天主啟示的聖言、聖體聖事、其他的聖事、以及主教。主教是基督信仰教義的保障和維護人,是基督善牧完整的標誌和臨在,是宗徒的繼承者,也是全球主教團的成員。

 

         此外,教區以它所具有的種種特殊神恩,很完美地表現出天主子民的生命活力和使命,這些子民都接受派遣去會晤地上所有的民族,使他們也獲得淨化和聖化,接納他們進入天主的國。

 

3297字。江國雄)

 

         

 

*感謝梵蒂岡電台江國雄爵士提供以上講稿分享。
**本文版權所有,歡迎轉載,但請註明出處,並勿任意更改內容。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信仰培育組 的頭像
    信仰培育組

    天主教台中教區信仰培育組

    信仰培育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